水灵灵的樱桃如何克服储藏难题,从偏远山村销到北上广?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带动千家万户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产业?连日来,笔者走进房县城关镇八里村,探寻“一棵树”产业链撬动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。 “一棵树”繁衍“大产业” 20多年前,八里村曾发展樱桃近千亩,通过“三元嫁接”小范围种出“杜氏大樱桃”,个大、色艳、味甜,市场价高。但因种植技术不成熟、本地气候差异制约,这种广受喜爱的“大樱桃”一直未能形成规模。 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正在大家为产业发展一筹莫展的时候,两个人的行动改变了八里村樱桃产业的命运,一位叫冯家洪、一位叫李建明,他俩为改良老品种,四处拜师学艺,潜心学习樱桃种植、管护技术,终于培育出了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——“八里樱桃”。 与本土樱桃相比,“八里樱桃”树抗逆性强,树形娇小而挂果均匀,便于管理、采摘,果实饱满圆润、肉甜汁多、色泽鲜红,常温下可存放5天左右。刚上市,便卖到20多元一公斤,赢得了市场青睐。 年,八里村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,全村户人,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。同年,对口帮扶单位十堰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。经过反复论证和实地考察,工作队把“八里樱桃”种植定为该村主打产业,累计投入资金万元,用于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;该局名干部与户贫困户结对,年年认购贫困户樱桃;投入20余万元建设八里电商中心,开展实用技术培训,50余名贫困劳力实现转移就业。年,该村在全县率先脱贫摘帽。 “一亩樱桃,十亩庄稼。”村民冯家元说,他家有土地1.5亩,都种上了樱桃树,每亩种植45棵,平均每棵树每年挂果25公斤,每年卖樱桃的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。他还介绍说,在当地他家的樱桃树算是较少的,有些种植大户一年仅靠卖樱桃收入就达10万元以上。 该村先后成立八里旺樱桃种植合作社和庐陵王樱桃种植合作社,引进栽培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种植技术,并对果农的樱桃统一标准采摘、市场保护价收购,把过去分散无序的家庭种植模式转变为种植有计划、技术有保障、资金有来源、产品有市场的规模化经营,有效提高农户栽植樱桃的积极性。目前,八里片区樱桃树种植面积达余亩,余亩进入盛果期。 “果为媒”激活“乡村游” 樱桃花开时,万花怒放美如雪;樱桃成熟时,满园果香惹人醉。据当地种植大户李天全介绍,樱桃花花期为一周左右,樱桃花开后一个月,樱桃就红了,预计4月中旬樱桃就能成熟。届时,将有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樱桃的乐趣。 以往樱桃都是由村民自己采摘自己销售,费时费力不说,经济效益也较低。随着“赏八里樱桃花、观房陵美景”、“游美丽乡村、品八里樱桃、观才艺大赛”以及樱桃采摘节等活动推出,八里村名声越来越响,每年吸引众多游客进村采摘游玩。通过认购、采摘樱桃,年收入达万元以上,村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。 “政府搭台、百姓唱戏。相信随着每年樱桃节的成功举办,村里农家宴、生态休闲游、观光农业游等品牌效应将不断放大,产业链条将不断延长,村民的生活也一定会一年比一年红火!”八里村党支部书记罗华宇信心百倍地说。 同时,房县城关镇与中国特产供销·京东房县馆签订樱桃网络销售协议,“八里樱桃”搭上了电商的快车,通过“产业合作社+电商销售平台+快递公司冷链运输+消费者”的“阳光搬运模式”,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。 “一片景”带来“农家乐” “我家靠樱桃树吃饭,旺季时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村里,一天就收入数千元。自打农家乐多起来,村里和周边村的土鸡、土鸡蛋、青菜、豆腐不但不愁卖,价还涨了呢。”说起农家乐生意,该村农家乐老板李天荣说。 近几年,八里村因樱桃而富、因樱桃而兴。在掀起乡村振兴滚滚浪潮的同时,该村也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。 “吸引游客不仅需要好的农产品,还需要淳朴的民风民情。”八里村党支部副书记饶兴成说,村里年年召集果农开大会,对樱桃实行统一定价,并提醒大家对待游客要诚信、热情、大方。“春赏花、夏摘果、秋观景、冬看雪”,八里村的乡村旅游由点成面,宛如一幅画卷舒展开来。下一步,八里村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,全力加速乡村振兴,构建十里樱桃产业长廊,打造万亩樱桃观光园;制定樱桃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,实现标准化生产;进行产品深加工,开发樱桃酒,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;配套发展农耕体验、生态垂钓、户外运动、农家休闲等项目,激活绿色富民经济新业态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 产业兴了,村民富了,农村美了。“如今村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,环境优美、绿树成荫,农闲时间乡亲们散散步、唱唱戏、跳跳舞、看看书,日子过得和和美美、其乐融融。”说起村里的变化,村民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 来源 十堰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2421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