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房县黄酒酿造距今已有千年历史,时至今日,房县依然保留着家家户户酿造黄酒的习俗。为全面激活黄酒发展的新引擎,近年来,房县大力度落实产业发展,助力精准扶贫,村民因酒走上了致富路。酿造一壶好酒“从我父亲一辈就开始酿酒,至今已经有近30年了,黄酒生产量从开始的每年几百斤到现在的十几万斤,一年产值可达百万。”10月28日上午,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土城镇土城村“三碗不过岗”酒坊,几名工人在黄酒制作车间里忙碌着,酒坊负责人鲜艳对记者说。村民在制作黄酒(陈明摄)“三碗不过岗”是该村最早做黄酒的作坊,也是致富带头的作坊。村民看到黄酒能致富脱贫,纷纷仿效。房县黄酒好在哪里?房县黄酒历史悠久,闻名于西周,兴盛于唐朝。被誉为“诗经和黄酒的故乡”的房县,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点,兼具中国四大物种基因库,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酿造美酒必须的气候优势。酿造房县黄酒“五要素”缺一不可:神农架山系和境内青峰山断裂带的优质泉水;生长周期长达六个月的高海拔地产糯稻;当地独有的蓼草酒粬;传承千年的古法酿造工艺;神秘的北纬32度地理气候环境和不间断酿造传承孕育的微生物群落。正因为如此,房县黄酒酿造工艺是湖北省非遗文化保护品牌,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土城村航拍(陈明摄)土城黄酒村(陈明摄)房县黄酒以土城最优,素有“中国黄酒看房县,房县黄酒看土城”的美誉,土城村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“黄酒村”。发展一个产业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,发展产业是诀窍。房县大手笔谋划顶层设计,大力度落实产业发展,两条腿走路:一边谋划房县黄酒中长期发展规划,成立黄酒和发酵产业领导小组,成立全国第一家黄酒和发酵产业局,以打造百亿产业为目标,以“八个统一”为抓手,以产业发展为引导,全面激活房县黄酒发展的新引擎;一边勤思敏学,招才引智,建立政校企合作模式,引进技术,进行科技攻关,全面实行工业化生产,同时开拓市场,扩大宣传,强化房县黄酒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营销。目前,房县黄酒规模加工企业已达11家,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,新发展黄酒专业合作社35家、年销售收入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余家,其中销售收入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家,使得“房县黄酒”从传统作坊式生产走上了工业化规模生产之路。42岁的瞿万江原来是土城村的典型贫困户,因家庭非常困难,年,他在村干部的帮扶下,开始酿造黄酒,经过几年的发展,新房盖上了,小汽车也购买了。黄酒产业发展大户瞿万江(陈明摄)对于黄酒的销路,瞿万江满脸自豪:“有很多人都是追着黄酒文化的源头而来的,源远流长的千年黄酒文化对我们房县黄酒的销售很有帮助,有利于房县黄酒更好地‘走出去’。”瞿万江的“陵州小匠”酒坊(陈明摄)盘活一方经济房县是有名的贫困县,近年来,依托黄酒产业优势,全产业链助力精准扶贫,“造血扶贫”模式开创了产业扶贫新局面。在土城村,针对该村每家每户酿黄酒的习俗,为打破以往“散、小、弱”的传统经营方式,进一步做大做强黄酒产业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成立了“白茅佳酿黄酒专业合作社”,引进了庐陵王酒业有限公司,创新了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统分经营模式,实行统一原材料购进、统一生产工艺、统一产品包装、统一品牌销售,农户分户酿造、分户储藏、入股分红。黄酒博物馆(陈明摄)同时,建起黄酒民俗文化村,统一改造民居,升级街道,建成了黄酒广场、黄酒博物馆、工艺酒窖、茶园栈道、电商中心等一批主体工程,形成了黄酒产业街。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把土城黄酒小镇打造成集黄酒文化+旅游+健康于一体的健康养生休闲中心,带动当地群众在旅游产业中实现农民增收脱贫,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。“利用房县黄酒这一非遗品牌,黄酒产业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全县去年带动贫困户多户多人。”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扬成表来源:人民网-湖北频道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6592.html |